您的位置:首页 > 科普常识
返回上一页
电梯如何保证乘客安全
    电梯是在垂直方向上的交通工具。尽管在此之前升降装置已经使用了多年,但电梯界都认为电梯是美国的OTIS先生于1853年发明的。这是因为是OTIS先生首先给钢丝绳悬挂的升降机加装了一个安全装置,使其变成了电梯。所以,电梯自发明之日起就已打上了安全标记。今天的电梯其安全性与150年前已经无法相比了,据有关资料介绍:乘坐电梯比爬楼梯安全10倍。不仅如此,与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相比,电梯也是最安全的。
  像任何交通工具一样,电梯在给人们节省体力和时间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为了把这种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多年来人们一直都在对电梯进行改进,使得它的安全保障措施日趋完善。
  乘坐电梯到底有什么风险呢?
  乘客在进入或走出电梯时要通过层门,此时可能会造成伤害的是跌入井道或被剪切;乘客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伤害的是由非正常的加(减)速度造成的失重、超重和冲击。这些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虽然不高,但后果极为严重,是必须排除的最大安全风险。
电梯如何消除这些风险呢?
  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与乘客有关的空间有三个:一个是楼层——在不同高度上的水平空间;一个是井道——连接各个楼层的竖直空间;另一个是电梯轿厢——通过在井道内的上下移动而把乘客运送到不同楼层的封闭空间。楼层和轿厢是安全空间,井道是危险空间。显然,电梯必须提供这样的保证:乘客只能在楼层上或者在轿厢里,而不可能进入井道里;如果乘客身体的一部分在楼层里一部分在轿厢里,此时轿厢绝对不可运动。——这就是电梯对乘客的空间限制。                                    
  
  对电梯来说,轿厢的坠落、“底”、“冲顶”和“开门走车”以及乘客的跌落等都会给乘客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当电梯的各种功能处于正常状态时,安全部件可以保证此类故障不会发生;在意外地发生了坠落、“蹾底”、“冲顶”故障时,安全部件能够保证乘客安全。电梯一旦出现故障,不但要尽快排除而且要查清原因并排除再次发生的可能。为了提高电梯的工作可靠性,GB/T 10058规定电梯运行60 000次故障超过5次即为不合格。这就是说,尽管发生故障时电梯有能力保证乘客安全,但并不允许故障频频发生。
  为了保证电梯在任何时候都不丧失其安全功能,国家标准GB 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不但规定了安全部件由经批准的机构进行型式试验的认证规程,而且规定了电梯在交付使用前和重大改装后必须进行的检验内容;为了保证安全部件在需要动作时不致失效,标准还规定了反复进行的定期检验。这就使得安全部件既不轻易动作,又要常备不懈。标准GB 7588是从欧洲标准EN81转化而来的,我国又把它上升为强制性标准,从而使我国成了对电梯安全要求最严格的国家。
  除了上述管理措施外,乘客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也应该学会用文明的操作来保障自身的安全。比如:用呼梯按钮来召唤电梯后,电梯的控制系统会调度轿厢来到呼梯层站。如果你没有按动呼梯按钮而层门大开着,你切切不可闷着头就往里进,必须收住脚步仔细看清了:前面是轿厢还是万丈深渊;如果你按了呼梯按钮后层门仍然关闭着,请你耐心等待,不要踢门、砸门、撬门或者设法打开门锁,也不要在层门前嬉戏打闹以致撞开层门。层门用关闭的姿态告诉乘客:它的后面是井道而不是轿厢。如果乘客用喜剧方式打开了层门,接着就可能有悲剧发生;乘客进出电梯时行动不要过分迟缓,不要长时间一脚踩楼层一脚踩轿厢。把一个完整的身体放在两个空间里,即意味着把有智慧的生命押在了没有生命的智慧上,是输不起的赌注。万一此时轿厢动起来,后果不堪设想;另外,在运动的轿厢里不要蹦蹦跳跳,不要乱摁按钮。在电梯出现意外故障而突然停止运行的情况下,关在轿厢里的乘客最安全的对策是处变不惊,等待救援。请记住:轿厢是安全的空间,千方百计用“逃出”轿厢的办法进行自救往往是危险的选择。
    电梯是一种非常安全的交通工具,只须将良好的管理和文明的操作相配合,便完全有能力给乘客提供安全的服务。
 
 
 
fast

网站声明 网站纠错 联系我们

中国电梯协会,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03-2020. China Elevator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安备案号  13100302000686      ICP备案号  冀ICP备18025916号-1